车棚及充电桩场景设计流程
界面区域说明
- CAD布局分为3块区域:流程步骤、画布区、统计信息
- 流程步骤:展示设计平台的流程,查看当前项目的设计进度
- 画布区:进行CAD图纸设计
- 统计信息:统计项目的总面积、总装机容量、总组件数量等信息

通用模块
流程步骤
- 展示设计平台的流程,查看当前项目的设计进度 

统计信息
- 统计项目的总面积、总装机容量、总组件数量等信息 

环境设置
TIF加载
- 如项目已经建模,则可以下载web端建模完成的模型,通过“TIF加载”功能将模型文件中 map/result.tif文件加载进cad中,辅助用户描图
注意: 导入的TIF必须通过缩放功能 放大1000倍 后,方可等于实际的缩放比例 
- 如加载失败,可在“iSolarBP pro—常见问题-如何解决tif图导入不成功的问题”中查看解决方法
指北针
- 指北针用于阴影分析,若已上传TIF,则指北针默认指向TIF的正北方向,即北偏角度为0°
- 若未上传TIF或者希望修正角度,可修改“北偏角度”,北偏角度可在图纸中测量,图纸中实际的正北方向与CAD画布的正上方夹角即为北偏角度  
并网区域标识
- “并网区域标识”用于标识并网区域,在项目初始阶段,完善项目周围环境信息,明确并网区域位置、业主变压器可接入容量及可接入并网柜个数信息,如并网区域存在多个变压器,可点击“+”添加

| 参数名称 | 说明 | 
|---|---|
| 并网柜放置区域 | 输入并网区域名字,以标识该并网区域 | 
| 业主变压器 容量 | 输入业主变压器容量 | 
| 变压器可接 入容量 | 输入业主变压器可接入容量比例 | 
| 变压器接入 并网柜个数 | 输入该并网区域允许接入的并网柜个数,根据选择的单并网柜容量上限确定 | 
- 手动绘制点击绘制区域绘制闭合多段线为并网区域
- 自动拾取框选已有并网区域闭合多段线,标记为并网区域
车棚设计
光伏车棚布置
- 依次点击菜单栏中的“车棚设计”、“光伏车棚布置”,进入光伏车棚设计对话框 
注意: 若只进行光伏车棚设计,可跳过“屋面处理”下各流程,在指北针设置、并网区域标识后,即可进行车棚设计 
| 参数名称 | 说明 | 
|---|---|
| 车棚名称 | 输入不超过20个字符的描述性文字,默认为“车棚1” | 
| 车棚类型 | 支持选择“Y字型”和“7字型”两种类型车棚 | 
| 组件倾角 | 支持单选3°或5°组件倾角 | 
| 单跨2车位优先放置位置 | 软件自动按单跨3车位排布,当存在单跨不足3车位时,多余的车位采用边跨2车位,此时若仅一跨为2车位时,则该跨放置在车头朝向的左侧或右侧 | 
| 是否有导水槽 | 车棚支持有导水槽方案和无导水槽方案 | 
| 组件间距 | 根据选择有无导水槽方案,自动对应展示;当选择有导水槽时长边21mm、短边3mm,当选择无导水槽时长边6mm、短边6mm | 
| 车位宽度 | 可输入的范围为[2400-3000]mm ,且必须为10的倍数 | 
| 车位数 | 单个车棚单排车位的总数 | 
| 车头朝向与正北夹角 | 车头朝向与正北方位的夹角,夹角顺时针为正值 | 
| 组件悬挑最大值 | 可输入范围为[100-700]mm。注意,此处为预设值,最终组件悬挑距离以实际排布为准 | 
| 车棚总长 | 根据输入的车位数与车位宽度,软件自动展示首尾立柱轴线之间的距离,当距离>150米时,此时点击“绘制”,则提示“首尾立柱间距>150m,请减少车位数!” | 
注意: 车棚放置后不支持移动位置
充电桩设计
充电车位标识
- 点击充电车位标识后,在车棚总平图中框选需要布置充电桩的车位(后续操作都在已标识车位上进行)

充电桩布置
- 当前仅支持7kWp充电桩
- 点击充电桩布置后,鼠标框选已标识充电车位,充电桩会自动绘制位置

充电桩取电点
- 根据实际位置放置取电点
- 放置的取电点需与充电桩配电箱连接,否则校验不通过

充电桩配电箱

| 参数名称 | 说明 | 
|---|---|
| 接入充电桩数量 | 一个配电箱可接入充电桩的数量,[1,30]默认取16 | 
| 备用回路数 | [0,10],默认取1,漏保数=充电桩数量+备用回路数 | 
| 需要系数Kx | (0, 1.00],默认取1.00 ,与总断路器选型相关 | 
| 功率因素cosφ | (0, 1.00],默认取1.00 ,与漏保额定电流相关 | 
充电桩电缆路径
- 充电桩电缆路径包括两部分,充电桩电缆路径(充电桩至配电箱)或配电箱电缆路径(配电箱至取电点)
- 充电桩电缆路径

| 参数名称 | 说明 | 
|---|---|
| 充电桩线缆 | 可选材质为铜或者铝合金,三芯 可选铠装或不带铠装(根据项目需求选择) | 
| 绘制方式 | 可选择自动生成或手动生成 | 
- 配电箱电缆路径

| 参数名称 | 说明 | 
|---|---|
| 配电箱线缆 | 可选材质为铜或者铝合金 可选择3+2芯,3+1芯,4+1芯 可选铠装或不带铠装(根据项目需求选择) | 
注意: 选择放置后需人工绘制电缆路径
厂区线路
光伏线缆路径
- 光伏线缆路径为绘制车棚柱脚至并网柜的线缆路径
- 绘制前选择电缆的类型、型号,用于可多选,系统自动计算合理的电缆型号
- 绘制线段的首尾必须为车棚柱脚和并网柜

送出工程路径
- 送出线缆为绘制并网柜与配电房接入柜的路径,系统自动选择合理电缆型号
- 相同出线类型可以用送出线缆连接
- 此步骤可跳过
- 注意:送出工程路径需要在后面并网设备放置以后,才可以进行绘制

敷设方式
- 敷设方式为厂区线缆和送出线缆的敷设方式,系统自动统计敷设长度
- 敷设方式包含直埋敷设、破路敷设(混凝土)、破路敷设(沥青)、已有电缆沟敷设、顶(拉)管敷设、桥架敷设
- 下拉框选择敷设方式在绘制的线缆上标注敷设方式的起点终点
- 绘制的线缆默认为直埋敷设

- “桥架敷设”只适用于厂区线缆的敷设
- 桥架离地高度用于:屋面外交流桥架跨越障碍物时,可设置该值,该值可为负数,标注后软件自动计算落差高度并统计桥架及线缆长度
- 单位为米(m)

保护管绘制
- 绘保护管为绘制厂区线缆和送出线缆的保护管(即SC150)
- 点击绘保护管按钮,出现光标,绘制相应路径后,系统自动统计保护管长度

组件排布
初步排布
注意: 若只进行光伏车棚设计,可跳过“充电桩设计”流程,在“厂区线路”中的“光伏线缆路径”操作完毕后,即可进行车棚组件排布。
- 依次点击菜单栏中的“组件排布”、“初步排布”,进入车棚组件排布对话框,在“目标排布屋面”栏点击屋面类型下拉框,选择“车棚”。此时界面会刷新,然后点击“选择屋面”选取想要排布组件的屋面,此时软件会自动筛选出符合车棚类型的屋面名称。   
- 用户点击“逆变器型号”、“光伏组件型号”、“组件串线数”,配置好内容后点击确定,即可对选择的屋面进行组件排布。  
| 参数名称 | 说明 | 
|---|---|
| 容量上限 | 该项目组件容量上限(单位:MW) | 
| 目标排布屋面 | 选择车棚后,再点击“选择屋面”自动展示符合车棚类型的屋面名称 (平屋顶、车棚相应说明) | 
| 光伏组件型号 | 点击下拉框选择排布的组件类型,软件自动筛选符合车棚方案的组件型号,支持组件长度为2382、2384mm的组件型号 | 
| 逆变器型号 | 点击下拉框选择该次排布的逆变器类型,不同电压等级逆变器不可同时选择 | 
| 组件串线数 | 系统自动根据组件型号、逆变器型号计算最大串联数及输入框的输入范围,用户可修改 | 
生成容量配置表
- “生成容量配置表”用户在该步骤可设置单点并网柜并网容量,并网方式,并自动生成容量分配表,显示各并网点容量及逆变器配置信息

| 参数名称 | 说明 | 
|---|---|
| 并网柜容量上限 | 输入单点并网柜的容量上限,单位kWp | 
| 逆变器容配比 | 输入可接受的容配比配置范围,默认值为1.1-1.2 | 
| 按直流侧容量并网 | 并网点容量按照直流侧容量计算 | 
| 按交流侧容量并网 | 并网点容量按照交流侧容量计算,即按照逆变器额定输出功率之和计算 | 

| 参数名称 | 说明 | 
|---|---|
| 并网点名称 | 并网点的名字,支持用户自定义,默认按照1#,2#,3#低压并网柜生成 | 
| 并网点容量 | 该并网点的接入容量,用户可根据需要修改,不能超过其所设置的单点并网柜容量上限 | 
| 并网区域 | 下拉可选择其它并网区域所对应的并网点容量分配信息 | 
| 操作 | 新增或删除并网点或逆变器 | 
| 重新计算 | 修改完并网点容量或逆变器信息后,点击“重新计算”,按照修改后的信息重新进行容量分配 | 
并网设备放置
- 输入并网柜的相应参数,点击放置,在并网区域内放置并网柜
- 根据选中的并网柜数量,点击放置,会自动放置该数量的并网柜
- 放置以后,其位置支持移动,点击并网柜可拖动到目标位置

| 参数名称 | 说明 | 
|---|---|
| 并网柜 | 选择并网柜,输入并网区域进线口至并网柜的交流电缆长度,单位:m | 
| 并网柜基础 | 室内新增:室内新建并网柜基础; 室内已有:室内已有基础,无需新建; 室外新增:室外新建并网柜基础; 室外已有:室外已有基础,无需新建 | 
| 并网柜高度 | 并网柜相对地面的离地高度,如并网柜在一层,则高度为0m(单位:m) | 
| 柜体及柜体CT |  新增柜体:并网柜的柜体需要新增 预留柜体:并网柜的柜体无需新增 注意: 如选择预留柜体,则需要选择是否更换CT(电流互感器) | 
| 送出线形式 | 交流线缆接入并网柜的接入方式选择,包含下进下出、下进下出、下进侧出三种类型 | 
| 开关类型 | 并网柜开关类型的选择,分为抽出式、隔离+断路器式 | 
| 防孤岛 | 并网柜是否安装“防孤岛” | 
|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 | 并网柜是否安装“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” | 
| 出线类型 | 并网柜送出线缆的出线类型,包含电缆、铜排、母线槽、母线桥四种类型 注意: 选择出线类型为电缆时,需要选择电缆类型,且支持电缆类型多选 | 
汇流划分
- 汇流划分为并网柜分区和逆变器划分,将各个组件分配至相应并网柜,并将并网柜下的组件分配至逆变器,回显最终分配结果

屋面提取
- 屋面提取用于将总平图上标识的全部屋顶视角摆正,便于用户操作后续步骤
- 点击屋面提取按钮,出现光标,在画布空白处进行摆正,防止提取屋面与总平图重叠
- 屋面提取后,增加或删除屋顶,需要删除提取的屋面后再次提取

设备布置
- 设备布置为系统自动计算合适的逆变器、交流桥架位置
- 设备布置包含彩钢瓦、平屋顶、车棚三类,彩钢瓦和平屋顶见相应说明
- 逆变器、交流桥架位置支持移动,可点击拖动对应设备移动到目标位置,不支持跨屋面移动
- 逆变器阴影范围内的组件及被交流桥架干涉的组件支持删除,点击选中即可删除,或者通过移动设备位置避免干涉

| 参数名称 | 说明 | 
|---|---|
| 目标排布屋面 | 选择车棚,然后选择对应屋面 (平屋顶、彩钢瓦相应说明) | 
| 逆变器离地高度 | 输入逆变器安装位置离地高度(单位:mm) | 
| 直流压降上限 | 直流线缆的压降上限,支持输入最多两位小数(单位%) | 
| 交流压降上限 | 交流线缆的压降上限,支持输入最多两位小数(单位%) | 
| 桥架填充率 | 电缆在桥架中的最大填充率(单位:%) | 
| 桥架尺寸 | 选择可以使用的桥架尺寸 | 
| 桥架类型 | 交流桥架首选的类型:托盘式、梯式、槽式 | 
| 桥架材质 | 交流桥架的材质选择:镀锌铝镁、热浸锌钢、铝合金 | 
汇流调整
- 汇流调整对系统自动汇流划分的结果进行手动微调
- 如无调整需求,该步骤可跳过
- 点击汇流调整按钮,出现方块光标,手动框选需要修改归属的组件,回车弹出调整归属框
- 选取的组件必须在同一个逆变器下,即同一颜色的组件
- 下拉框选择需要归属的逆变器,点击确定,组件重新归属新的并网柜
- 弹框中实时展示组件重新归属后的逆变器容量、组件块数、容配比
- 可以勾选“同步全部分区结果到总平图”将组件同步到总平图查看

确认排布
- 确认设备布置时的逆变器、交流桥架、运维通道的位置及汇流调整结果,按照上述调整结果生成最终组件排布
- 回显最终确认排布后的容量分配和汇流划分信息,确认后,按照该容量分配和汇流划分信息生成最终的组件排布

光伏设计
自动串线
- 点击自动串线,系统调用算法自动进行串线,并自动给组串进行编号
- 通过不同串线颜色和组串编号颜色区分逆变器区域,同种颜色组串代表属于同一个逆变器
- 自动计算结果满足每个逆变器下组件串联数满足[N-2,N],其中N为组件最大串联数
- 允许单个逆变器内降低最大串联数进行串线

串线调整
- 串线调整为人工调整自动串线,分为 - 自选组件和- 自选区域两种
- 如无调整需求,该步骤可跳过
- 自选组件:在组件上绘制串线路径,各个拐点必须点击
- 绘制的线自动变为 - 该逆变器分区对应颜色则串线成功
- 串线调整仅允许在单个逆变器区域内进行调整,不允许不同逆变器区域间相互串线 
- 自选区域:可实现对单个逆变器区域内的组件重新进行串线,可在C串+S串+一字串和S串+一字串之间切换串线方式,选择更符合设计要求的串线方式
- 下图中1号为C串线,2号为S串线,3号为一串线 

汇流复核
- 汇流复核为将串线的最终结果重新编号,计算串线调整后mppt是否满足汇流划分各种约束条件
- 点击汇流复核,系统自动对全部屋顶进行汇流复核
- 汇流复核将会同时删除总平图及摆正图内的未串线组件
- 串线编号中的含义:B01N1M1-C1-20表示一号并网柜、一号逆变器、一号MPPT、一号串为20个组件一串
- 复核结束展示复核结果的弹框,弹框中内容分别表示:
| 序号 | 参数名称 | 说明 | 
|---|---|---|
| 1 | 并网点名称 | 展示各个并网柜的名称,用户点击名称,右侧展示并网柜下的逆变器信息 | 
| 2 | 屋顶名称 | 展示并网柜关联的屋顶名称 | 
| 3 | 装机容量 | 展示该屋顶下,该并网柜下的组件容量(单位kW) | 
| 4 | 逆变器名称 | 此并网柜下逆变器的名称 | 
| 5 | 屋顶名称 | 展示该逆变器所在屋顶名称 | 
| 6 | 逆变器类型 | 系统调用算法匹配合适的逆变器类型 | 
| 7 | 装机容量 | 该逆变器下分配的组件容量(单位kW) | 
| 8 | 容配比 | 该逆变器的实际容配比 | 
| 9 | mppt个数 | 展示该逆变器使用的mmpt个数 | 
| 10 | 串并联组合 | 展示该逆变器下不同数量串线的个数 | 
| 10 | 组件型号 | 展示该逆变器下的组件型号 | 
桥架布置
- 桥架布置分为手动布置和自动布置
- 桥架布置参数如下:
| 参数名称 | 说明 | 
|---|---|
| 桥架填充率 | 电缆在桥架中的最大填充率(单位:%) | 
| 桥架尺寸 | 选择可以使用的桥架尺寸 | 
| 桥架类型 | 交流桥架首选的类型:托盘式、梯式、槽式 | 
| 桥架材质 | 交直流桥架的材质选择:镀锌铝镁、热浸锌钢、铝合金 | 
| 绘制方式 | 自动绘制、手动绘制两个选项 | 
- 桥架类型和桥架材质在设备布置中已进行选择,在桥架布置中仅展示用户选择结果;

- 自动布置,点击确定,系统自动绘制直流桥架路径,自动对桥架型号选型
- 手动布置,下拉框选择手动布置,点击确定,手动绘制直流桥架,路径需连接逆变器和对应汇流区
- 手动布置效果如下图所示:

桥架校验
- 桥架校验用于校验手动绘制的直流桥架路径,以及桥架的规格型号,计算线缆型号及压降
- 点击桥架校验后,框选需要校验的屋顶,系统自动对该屋顶进行校验
- 未进行手动桥架的步骤,该步骤可跳过

防雷接地
- 点击防雷接地按钮,系统自动绘制防雷接地结果

接地极
- 车棚上不可放置
电气设计
环境检测仪
- 点击环境监测仪,放置在总平图的彩钢瓦屋顶上,一个项目仅支持一个环境监测仪
- 车棚上不能放置环境监测仪
通讯箱
- 通讯箱用于逆变器和环境监测仪之间的通讯
- 通讯箱需要放置在总平图后,再进行通讯连线
- 通讯箱按照顺序编号

通讯线缆
- 通讯线缆用于连接环境监测仪、通讯线缆
- 注意绘制时打开正交以及全部对象捕捉功能
- 通讯设备在屋顶下时,需要连接屋顶的引下点与通讯设备,如下图

- 通讯设备在屋顶上时,通讯设备需要连接交流线缆路径(即图中红色的线缆路径),如下图

- 环境监测仪连接有两种方案:环境监测仪连接通讯设备;环境监测仪连接交流线缆路径(即图中红色的线缆路径)

通讯校验
- 点击通讯校验,系统根据用户绘制的链接路径,自动计算通信设备的通讯路径、长度、拓扑关系

运维设施
水清洗设计
- 车棚不需要进行水清洗设计
结构设计
支架设计
- 依次点击“结构设计”、“支架设计”弹出支架设计对话框,在“目标排布屋面”下拉框中选择“车棚”,软件自动筛选展示符合车棚方案的屋面名称,选择1个需要组件排布的车棚进行支架结构设计。  
- 上述步骤点击“确定”后,弹出“支架设计”对话框。用户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勾选并填写“拆除植草砖面积、拆除砼地坪面积、新建植草砖面积、新建砼地坪面积”。  
- 车棚支架设计弹框参数如下: 
| 参数名称 | 说明 | 
|---|---|
| 拆除植草砖面积 | 默认值为选择的车棚所有基坑底面积和,勾选后可更改,范围:0~50000,单位:㎡ | 
| 拆除砼地坪面积 | 默认值为选择的车棚所有基坑底面积和,勾选后可更改,范围:0~50000,单位:㎡ | 
| 新建植草砖面积 | 默认值为选择的车棚所有基坑底面积和,勾选后可更改,范围:0~50000,单位:㎡ | 
| 新建砼地坪面积 | 默认值为选择的车棚所有基坑底面积和,勾选后可更改,范围:0~50000,单位:㎡ | 
| 新建砼地坪厚度 | 默认值为0.2米,不可选择,不起作用。当勾选“新建砼地坪面积”后,用户可更改数值,出图后软件自动统计相应工程量 | 
| 定位基准点 | 点击后用户在总图中选取一个点作为车棚定位的基准点,出图时在总图中展示车棚首立柱与该基准点的水平和竖向距离 | 
一键出图
- 点击“一键出图”后弹出对话框,勾选需要出具的内容,也可以“一键全选”,软件根据勾选内容自动生成相应文件,无法生成的会进行弹窗提醒。生成完后,弹出成果所在的文件夹。  
光伏出图
- 光伏出图包含:光伏设计总说明、发电单元系统原理图、组件排布图、组件串线图、、总平面图、MPPT接入表格布置图

电气一次出图
- 电气一次出图包含:电气专业总的部分卷册、电缆敷设卷册、防雷接地卷册

电气二次出图
- 电气二次出图包含:电气专业视频监控监测、设备通讯卷册

结构出图
- 结构出图包含:车棚结构设计总说明、车棚平面布置图、车棚节点详图及车棚剖面图、车棚组件支撑座及导水槽节点大样。

清单导出
- 车棚清单导出包含:电缆清册、车棚结构计算书、清单 